雙河村地處四川九寨溝縣南坪鎮安樂溝腹地,位于九環旅游干線輻射帶,地理區位優勢較為顯著,2017年實現整村脫貧。雖然坐擁高山草甸、原始森林等得天獨厚的生態資源,又緊鄰聞名遐邇的九寨溝風景名勝區,然而該村的資源優勢遲遲未能轉化為經濟優勢,存在較大返貧風險。近年來,雙河村堅持以黨建引領推進全面振興,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,鄉村面貌發生較大變化。
黨建引領·引資引智 構建產業發展新生態
立足“黨建+產業”雙輪驅動戰略,創新構建“三級聯動引商、三權分置活產、三方共贏固本”發展模式,系統破解空心村資源沉睡、資本匱乏、動力不足等核心問題。
三級聯動引商,激活資源稟賦新動能。建立“縣鎮村三級黨組織協同招商”機制,形成縣級統籌政策支持、鎮黨委搭建對接平臺、村黨支部精準包裝項目的協同體系。聚焦“九環沿線生態康養產業帶”定位,深度挖掘高山草甸、原始森林等生態資源價值,編制《雙河村民宿康養產業專項規劃》,配套出臺土地流轉、房屋改造等12項扶持政策。
三權分置活產,創新利益聯結新機制。實施“資源變資產、資金變股金、農民變股東”三變改革:構建“所有權歸集體、資格權歸農戶、經營權可流轉”的三權分置體系,組建由村民100%入社的鄉村旅游專業合作社,形成“企業+合作社+農戶”混合所有制架構,建立“農房土地租金+經營收益分配+勞務收入+集體經濟分紅+農特產品銷售”多重保障機制,確保村民穩定增收。
三方共贏固本,構建可持續發展新格局。推行“黨組織把方向、專業化團隊管運營、村民全程參與”的協同治理模式。建立重大事項“四議兩公開”制度,培育“鄉村管家”“生態向導”,構建“精細雙河”網格化管理體系。
黨建賦能·精耕細作 推動產業品質新跨越
以黨建鏈撬動產業鏈,通過“規劃引領+基建筑基+群眾共治”三維發力,推動鄉村旅游從基礎建設向品質升級跨越。
政府主導強基,以項目撬動“資源轉化”。整合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全面振興有效銜接資金、特色農業項目發展資金,創新“政府補一點、企業投一點、村民籌一點”“三個一點”資金聚合機制,精準實施“三大提檔工程”,通過系統化基建升級,將生態資源轉化為可體驗、可消費的旅游產品。
黨群聯動破局,以機制驅動“民力轉化”。構建“支部引領+黨員示范+群眾參與”三級聯動機制:遴選“黨員示范戶”持續打造高品質民宿客房,采取“打造補貼+技術指導+客源保障”政策包,形成標準化客房集群;推行“農戶出房+公司運營+村集體監管”合作模式,通過保底分紅、利潤分成達到三方共贏;鼓勵支持網紅主播、返鄉青年、非遺傳承人等人才力量,聯合參與開發直播帶貨、南坪琵琶體驗、中醫理療等特色業態。
長效賦能提質,以培訓促進“觀念轉化”。構建“三維賦能”體系:由投資公司、駐村工作隊、縣人社部門采取專題培訓、以干代訓、入戶宣講引導等方式,開展村民服務意識和旅游接待禮儀、客房保潔、餐飲服務等專業技能培訓;編制《雙河村旅游服務規范手冊》,制定衛生、安全、接待等標準化流程;將白馬藏族?舞、迎賓禮、表演等非遺元素融入游客服務場景,打造“有溫度的鄉村服務IP”。
黨建聚力·全域融合 打造產業生態新標桿
以創建國家3A級旅游景區為抓手,構建“規劃引領—品牌塑造—全鏈融合”的產業升級體系,探索出“三鏈融合”(產業鏈、價值鏈、服務鏈)的實踐模式。
頂層設計:黨建統領下的“三產融合”規劃。建立“鎮黨委統籌+駐村工作隊協同+村黨支部落實”三級聯動機制,創新實施“三個一”工程,實現一張藍圖統資源,一套標準提質效,一個體系促聯動。成立雙河村產業發展工作專班,以“1+6”工作體系推動康養民宿引流、觀光農業增值、文化體驗創收聯動發展。
品牌鍛造:文化賦能構建“民宿康養IP”。實施“雙核驅動”品牌戰略,組建由非遺傳承人、老黨員組成的“文化挖掘專班”,系統整理刀黨種植文化、夫妻樹傳說等鄉土文化元素;打造“養心谷”區域公共品牌,衍生“云上藥谷”“森林spa”等子品牌系列,構建“1+N”品牌體系;制定《高山民宿服務規范》《康養菜品制作標準》等5項團體標準,形成可復制的“民宿康養服務包”。
長效運營:“三端協同”構建全季候產業生態。創新“前端引流—中端轉化—后端延伸”客源運營機制,構建“線上新媒體+線下單位定點合作+社群口碑傳播”三維引流體系;開發“民宿+寫生”“康養+研學”“周末經濟”等8類主題產品;與知名文創公司合作,推出23款衍生商品。
主要成效
雙河村通過創新構建“黨建引領·三階躍升”發展體系,在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中取得了顯著成效,不僅實現了從“空心村”到“養心谷”的蝶變,更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下“五大振興”協同推進的鄉村全面振興新路徑。
黨建引領:構建“黨建+產業”融合發展新模式,形成“組織引領、資源整合、利益共享、生態賦能”的鄉村全面振興理論模型,將黨組織的政治優勢、組織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優勢,為鄉村全面振興提供了可復制、可推廣的實踐范式。
產業振興:實現從傳統種養殖業向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產業躍遷,構建了“一產奠基、二產聯動、三產引領”的現代產業體系,產業振興不僅夯實了經濟基礎,更通過“三鏈融合”(產業鏈、價值鏈、服務鏈)推動了鄉村全面振興。
人才振興:通過“內培外引”雙輪驅動,形成了“黨員示范戶+新鄉賢+專業團隊”的人才梯隊,人力資本的價值提升,不僅體現在技能素質的提高,更反映在發展理念的更新,為鄉村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智力支撐。
文化振興:雙河村深度挖掘刀黨文化、夫妻樹傳說等鄉土文化元素,文化振興不僅提升了鄉村內涵,更通過非遺元素融入服務場景,打造了“有溫度的鄉村服務IP”。
生態振興:通過制度性改革和市場化運作,成功構建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,將“兩山”理論轉化為具體實踐路徑,實現了生態資源向經濟價值的有效轉化。
組織振興:“黨組織把方向、專業化團隊管運營、村民全程參與”的協同治理模式,構建“精細雙河”網格化管理體系,不僅強化了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,更通過制度創新,提升了鄉村治理效能。
滿眼生機轉化鈞,天工人巧日爭新。下步,雙河村將緊扣九寨溝縣加快建設國際生態文化旅游目的地戰略部署,主動融入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新格局,著力構建更高質量的“一核多元”現代產業體系,加快建成集生態宜居、旅游休閑、康養度假于一體的高品質美麗鄉村,在新時代全面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歷史大潮中,成為一朵躍于潮頭的絢麗浪花。
